电力行业软件


在国内各发电企业纷纷积极探索和推进电厂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下,“管理制度化、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实时化”对于电厂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致力于热电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信息化工程、提供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和企业各个层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定制开发及系统间的数据整合是我公司作为服务性企业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


  我公司在与热电企业的互动中了解到锅炉“四管”(水冷壁管、过热器管、再热器管、省煤器管) 故障是长期困扰火力发电厂行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和技术问题。通过某集团公司统计,某季度全公司一类障碍57次,火电厂锅炉占31次,其中21次是锅炉“四管”爆漏,占锅炉障碍总数的70%,占该集团公司一类障碍的36.8%,严重影响了火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因此电厂组织了相关锅炉检修维护的一线专业团队与我公司通力合作开发了《锅炉四管管理系统》,该系统对复杂的技术及检测维护台账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有效的杜绝了由于人为检查不到位导致四管泄漏最终引起机组非计划停运事件,并可通过数据的分析对管件进行劣化趋势分析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要求。

《锅炉四管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达到了如下效果:

1.信息预警:
传统四管检修过程中,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预见预防上缺乏有效的手段,检修期间检修人员工作任务繁重,无法抽出精力去有意识地预防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泄露故障,该软件模块通过测量数据得到磨损速率、蠕涨速率及估算寿命可以有效的提醒检修人员对预警管件进行重点监测;除此之外通过上个检修期未检查、超过1年未检查、从未进行过检查功能的提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漏检的发生;实时超温模块也方便了运行人员对管件超温的监测和预警。

2.锅炉四管基础信息:
锅炉四管管件结构复杂,传统检修期间查找管件相关技术参数一般根据操作作业书描述内容来确定,如果作业书描述暧昧或检修人员检修经验不足,需要寻找和查阅相关图纸资料,同时由于异形管排的存在,直接影响检修的工作效率,该软件模块运用后,检修人员可快速定位管件位置,能通过重点检测位置提供的管件信息以及对非重点检测位置所对应的管排管件电子图纸的技术参数资料进行查阅,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了新员工对锅炉内管件结构的熟悉和学习;此外该模块对管材库存、阀门外管基础信息及阀门外管检修信息也进行了管理,方便检修期间,检修人员对相关信息的参考和把握。

3.检修维护台账:
检修维护台账传统上以电子文档或整段文字描述的方式登录办公自动化软件系统,其台账本质上只是实现了办公的无纸化作业,但是距现代化电厂检测检修所要求的信息化、精细化、专业运营及科学决策有着一定的距离,本软件模块的实施,实现了检修维护台账到管排、管件、重点位置级别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避免了传统台账描述不规范、人员流动后对台账内容的理解偏差,使积累的台账数据,通过检测台账记录查询和历史维修及图片比对,为故障分析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依据。除此之外鉴于以往台账检测维修管件的非精细化管理缺陷,曾经的管件泄露位置也可以作为软件的重点关注对象,防止未来检修期间的疏漏。

4.运行管理:
作为锅炉四管防爆防漏的关键因素,监测四管管件温度变化是运行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传统上我们通过传感器实时查看管件温度,通过温度的变化判断锅炉内部管件的状态,但作为防爆防漏预防手段,管件不同温度的超温时长与管件的寿命息息相关,通过本软件模块的实施,可统计出相关管件不同时期、不同温度值的超温时长,再结合管件检测数据台账,在一定程度做到四管防爆防漏的预防工作。

5.劣化趋势图:
基于《检修维护台账》的检测数据,将数字化的信息进行图形化,以更形象的方式方便检测人员对管件的劣化进行趋势分析。

6.蓝图文件管理:
对锅炉四管的电子蓝图进行统一集中化管理,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各部门人员可以共享查阅图纸;另一方面防止了图纸在各部门间的分散和缺失。

7. 3D模型虚拟实现:
通过1:1的锅炉四管分布3D模型,方便了每次检修前期的任务分配及规划,使得工作变得更为直观和具体,提高了锅炉技术人员间的沟通效率;也方便了职工对锅炉整体结构的学习,尤其是提高了新入职工的学习效率。

联系我们:


电话:
18629196290

E-mail:
xianbranch@global-asp.co.jp

网址:
http://www.global-asp.cn

办公地址:
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路48号创业广场C座一层创途在XAIN

关注概创微信公众平台